龙虎网讯(记者 王缘 通讯员 林静 浦融)在汤泉街道“吃村宴”“看村晚”,在桥林街道欣赏舞龙灯、挑花船、打莲湘,在不老村感受新春游园会的浓浓年味……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,南京市浦口区的乡村也越来越热闹。
不仅是年节,平日里,浦口区的乡村也同样充满活力。近年来,浦口区凭借资源禀赋,在文旅融合方面发力,推出了一场又一场“文旅大餐”,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也极大地激发了乡村的潜力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凭借乡村基础和生态优势,浦口区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文旅经济新业态,依托传统村落保护项目、和美乡村建设,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、传统风貌保护、文化特色振兴、景观环境美化等工程,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加强村内种植、展馆、乐园、民宿、农家乐、茶厂资源联动,在彰显村庄特色的同时深耕乡村旅游。
响堂村是江浦街道的一个传统村落,历史悠久。2021年起,改变在这里发生。浦口区以“生态休闲+特色产业”为响堂村定位,深挖村庄资源,通过与艺术家、设计师、品牌主理人的合作,对乡村要素进行解构,打造了堂屋、打做工作室、桐月春至等一系列网红景观。
与此同时,响堂村依托各类传统节日开展桃花季、栀子花大会、山谷歌会、中秋夜宴等文旅活动,带动旅游人数及业态经济增长的同时,有效提升了响堂网络传播度。如今,响堂已成网红乡村,响堂堂屋入选2023年度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榜单,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体验。
从传统村落到网红乡村,响堂的“变身”,是浦口深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。这样的“变身”经历,在不老村也曾上演。未来,浦口区将继续以成功案例为蓝本,探索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,将每一张乡村文旅“名片”擦得更亮。
助推乡村振兴,要用好文化IP。浦口区梳理了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源、结合旅游资源,加快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,不断擦亮响堂栀子花、西埂莲乡荷莲文化、草圣书乡书法等美丽乡村系列品牌IP,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。
浦口区还将普通景区游与农业、康养、研学等进行深度融合,不断延伸乡村产业链条,以景带村、全域联动,形成乡村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格局。为了吸引游客和消费者,浦口区充分运用旅游演艺、旅游节庆、艺术展演等多元载体,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,开展“村播”“村抖”,带来了巨大的“出圈”流量,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。
如今,乡村亲子研学活动已成为永宁街道简诺田园的招牌IP,并迅速崛起为乡村文旅的新地标。结合历史文化、自然风光以及现代农业等多个方面,简诺田园成功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研学旅游项目,为游客提供集学习、游玩、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旅游活动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。
2024年,浦口区还以网络微短剧为载体,九游官网app入口在深耕行业细分领域的同时,依托“短剧+”模式,牵引农文旅资源深度融合,拓展文化消费空间、推动产业能级跃升。乡土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,浦口区致力于打造出全省乃至全国的微短剧产业高地。
近年来,浦口区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底蕴,发展乡村文化旅游,在保留乡村原真性的基础上盘活文旅资源,促进文旅融合增值、增质,赋能乡村振兴。
为丰富区域的旅游产品,汤泉街道以项目为牵引,积极盘活乡村闲置资源,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辖区内的瑞凯秘境花园已闲置多年,经过重新打造运营,已成为团建聚会的好去处,并于2024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拍摄的剧组,上榜大众点评浦口区团建拓展好评榜第1名。
便捷、舒适且富有特色的旅游体验,是乡村旅游的“生命线”。为了牢牢把握这条“生命线”,浦口区盘活乡村闲置的“边角地带”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、促进产业联动。目前,浦口区已改造“响堂北集散中心”,解决了大客流停车难问题;积极联动不老村、兴隆组,引进运动驿站,通过增加标识指引、运动骑行,实现南北两侧串联,九游官网app入口激活全村产业发展。
文旅开新局,乡村换新颜。浦口区将在新一年里继续深化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,探索文化旅游的新模式和新路径,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和创新的思维,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,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